潘静第一次听说与国外医学院或医疗机构合作创办医院这件事,是在1994年前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外资属于另一个世界,代表先进思想和管理经验。那时,她还只是深圳特区一家合资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,离她走向私立医疗职业经理人之路还有至少十年。
潘静同很多人一样,认为只有“戴着洋帽子”的医院,才“沾了仙气儿”,是真正的“高大上”,尽管,那时的她并不了解这种合作背后的玄机,只是一种模糊的、不比普通民众高明多少的感觉。
1994年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刚建院,它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参与管理,国外医院参与管理中国公立医院,在国内尚属首例,颇受业界关注。著名的“邵医模式”——代表性的“门诊不输液”、“全院不加床”、“无痛医院”等,都是在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后形成。
正因为邵逸夫医院实现了中美两种不同医院管理模式的对接。之后,不少公立医院纷纷效仿,想寻求和国外医疗机构的合作。一些仅限于业务合作、学术交流,一些只是联合建立中心。
近几年,随着地产、保险业等资本大举进入大健康领域。早已是医疗职业经理人的潘静发现,身边中外“联姻”的私立医院多了起来,远远不限于公立医院:万达寻求与英国国际医院集团合作,恒大向布莱根妇女医院抛出橄榄枝,绿叶集团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联手……
一些已经进入合作流程的民营医院,陆陆续续地让潘静看到,和国外医疗机构的合作项目进程缓慢,计划落实低于预期。潘静逐渐在心里有了一个疑问,民营医院挂上了“洋牌”,就真的是强强联合了吗?两者合作的意义究竟在哪里。
一些合作基于双方的“情投意合”。社会资本办医,还有一些不在第一梯队的公立医院,希望在整个医疗机构转型中有更好的机会,转而寻求与国际医学院合作。此外,国际医院也是看到中国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,考虑到自身长期经营、持续发展的问题,也愿意和中国医院进行合作。
富达基金Fidelity与克利夫兰医学中心,在上海青浦投资开办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——德达医院。这个2004年启动的项目,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克利夫兰退场,变成富达基金独资。但合作的初衷是“因为项目需要引进美国最先进的心血管专科服务,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心血管专科是以全美数一数二的强学科,拿它来为项目品牌背书及项目未来运营做专业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。”潘静说,这也是基于项目创始人及投资方的意愿以及品牌影响力的需要。
有些地方政府希望引进外资。“在创业的过程当中,有些项目,政府就直接要求的,你能不能引进一个外资进来。”一位医疗创业者直言,尽管是一个面子工程,但能标榜国际化。
在极致医疗CEO屈伟看来,国际化医疗资源,对公立医院来说属于锦上添花,而对私立医院则是雪中送炭。经过多年的积累,无论是运营管理,还是治疗手段,公立医院相对成熟。反观民营医院,几乎都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。
“很多民营医院缺人才、缺管理,几乎什么都没有,想和公立医院合作。但最近这几年,公立医院为了临床、教学、科研这些核心的事情,正逐步回归到公益性上去。它的这种扩张、对外合作,都已经被切断了。”屈伟告诉八点健闻。
为了在转型中能有更好的机会,一些民营医院转而寻求与国外的医学院合作,这成为了一些民营医院发展的形式。国外医学院也看到了中国医疗市场的潜力,愿意合作。
横向对比可发现,“我们从来没有听过,日本、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,要引进美国的医疗管理体系。”绿叶新虹桥医院项目实施副总裁杨玲指出,它们的私立体系很完善,不需要引进任何的品牌技术来发展。但在中国,情况相反。